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地方文化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但贴的时候,究竟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却让很多人犯难。民俗专家表示,年味就像这个“福”字,不用讲求形式,怎么贴都可以,只要你感受到了快乐,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不少人以为“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事实上这是个将错就错的“口彩”。在传统民俗中,只有3种情况才能倒着贴“福”: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灾大难,为了扭转运气才会倒着贴;二是马桶、脚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着贴,意思是把不好的东西倒出去;在屋内的柜子上也要倒贴福字,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第三种情况仅仅是为了讨“口彩”。

 

 

  “福”字现今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今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