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浓油纸伞
编辑:半杯暖 / 2015-03-09

美浓油纸伞产于中国台湾高雄。在近日的海峡两岸民族文化节上,一把小小的油纸伞,撑起浓浓中华情。
青山绿水间,撑一柄油纸伞,袅袅走在美浓的氤氲烟雨中,周围是保持完好的客家伙房,供奉着祖先也延续着下一代……家住以制造油纸伞闻名的台湾高雄美浓镇,制伞匠师吴剑瑛的记忆深处,最美好的点点滴滴均与“伞”有关。
位于台湾高雄县的美浓小镇,三面环山,客家风情浓厚,居民90%为客家人,是台湾人心目中的“客家文化原乡”。
美浓油纸伞制作精巧,伞面绘有中国书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由于“纸”与“子”谐音,客家男孩16岁成年礼时,父母即赠与一对纸伞;伞形圆整,代表“万事圆满”,女儿出嫁时,娘家赠一对纸伞,希望女儿能婚姻美满、多子多孙。于是,油纸伞就有了象征吉祥的涵义。
据民间传说,油纸伞发明者为中国春秋时期的鲁班,台湾凡制作纸伞的人家,都供奉“巧圣仙师”鲁班的牌位,作为自己的保护神。
美浓纸伞,手工之巧不可或缺。细长的伞骨,用从台中运来的“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做伞面,一针一线将伞骨扣到伞头沟槽上,一片对一槽;上桐油,既有防水功能,又可增加绵纸的韧性,原本单调粗俗的绵纸变得亮丽透明。伞柄、伞面、伞骨槽、伞骨分别需要木工、裁缝、画工的技艺,每一种技艺,耗费的都是心血和时间。
谈及“伞”事种种,广进胜油纸伞工作室老板林荣君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从小帮忙制作纸伞,从师父辈,学习书法、水墨画,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伞与“散”谐音,一般情侣忌讳送伞,他与吴剑瑛却是因纸伞才相恋结婚。两人携手,坚持以传统手法延续这门艺术。目前儿子正在学习纸伞艺术,准备承接制伞衣钵。
林荣君的父母也是因为纸伞而结缘的,父亲林享麟还曾登上《ECHO》英文汉声杂志封面,讲述美浓制伞生活。“我父亲向广东师傅学做纸伞的技艺,是当时行业里收入最高的,美浓纸伞因此风行一时。”据了解,全盛时期美浓有20多家纸伞工厂,年产量超过两万把,是美浓地区在烟叶、稻米之外重要的收入来源,后来受到洋伞冲击,传统油纸伞产业没落,濒临失传。
一份传统古老技艺,满足着人们的怀旧情结及浪漫情怀。在风雨桐香路上,美浓油纸伞秉持传统精巧的技艺,传承着先人的筚路蓝缕,也提升着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