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聚焦 > 文化动态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进行考察调研,来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进行交流。在座谈会上,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谈到了《丝路花雨》、《大漠敦煌》等文化作品,习近平则详细询问了相关演出市场的盈亏,询问了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等相关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时还强调道,我们要帮助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进行,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他还勉励了文化工作者要讲好敦煌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还步行察看了敦煌莫高窟景区的整体风貌,沿途听取了莫高窟基本情况介绍,走进洞窟实地察看了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

 

 

莫高窟的石窟建筑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石窟内彩塑、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吸收了古代中西艺术之长,反映了1000多年间的佛教文化、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由此还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评价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融合的结果,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用于莫高窟文物的保护、维修与研究。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考察,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华文明保护和传承的高度重视。正如总书记一再强调的,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也要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各种文明成果的包容性。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地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8/19/1124895116_15662156452981n.jpg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现代文化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

 

图片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