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国学文化

        古人云:“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纵使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在古代,一直流传着一段关于纯真友谊的佳话,有史书记载它,亦有乐曲谱颂它。伯牙绝铉,千古流唱。

 

 

 

 

伯牙绝弦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喜欢一首《高山流水》的曲子,但曲高和寡,无人能懂,直至遇到钟子期。当伯牙心怀登高山而专注弹琴的时候,钟子期若有所思的说:“弹得好,很有意境,仿佛使我眼前浮现出了一座雄伟巍峨的高山!”当伯牙又想到流水而弹琴之时,子期说:“听你美妙的弹奏,我置身于汪洋大海!”无论伯牙每次想到什么而弹奏的时候,子期都从琴声中会心领神会。

 

 

 

 

       有一次,二人相约去泰山游历,游兴大发之时,突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于是在他们在岩石下面避雨的时候,伯牙心怀一丝悲凉之情,遂以弹琴来排遣。琴声美妙而起伏,从连绵不断的细雨声弹到大山崩裂的声。每次弹到一个意境的时候,钟子期总是能听出那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惊讶而感慨,于是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总能明白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怎样都难逃你的听力!”

 

 

 

 

       后来,当闻讯钟子期去世之后,伯牙因失去知音而痛苦,认为从此世界上再不会有像钟子期一样能懂他琴声的人。于是,他破琴断弦而立志,终生不会再弹琴,以便减轻自己对挚友钟子期的思念之情。

 

 

 

 

       《伯牙绝弦》一文道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世上难觅知音的现象,若遇知音,必定要倍加珍惜。

 

       如此一段传世佳话,值得后人学习,因此,当今流行音乐与中国风的融合盛行之时,著名流行歌手王力宏也曾以一曲《伯牙绝弦》道出了知音的难觅,有意的珍贵:

 

 

 

 

知人知面知己知彼又知心古人说这就是所谓知音

相知相惜相亲相爱也相忆, 朋友你会不会常把我想起

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再相聚,何时能把酒言欢畅回忆

很多很多很深很深的回忆很多歌我只想要为你唱起

春秋时期远近知名伯牙琴艺,沈鱼也出水马儿仰秣聆听

聆听寂寞的声音, 举世知名不如 一个知音

直到子期闻琴解开伯牙心境,高山流水风景似有灵悉

高山青流水静如镜,无言却胜过有言的天地

听宫商角征羽那歌词未写上的是那份弦外的延长音

斟一杯酒一抱拳一句关心, 在千年之后再延续不变的旋律

当春雪融夏景秋风为我捎封信

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锵,又是思念的四季

 

 

 

       当哼唱着这首红极一时的中国风歌曲时,感叹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也赞叹伯牙与子期这对交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只为他,俞伯牙与钟子期对于友谊倍感珍惜的态度和精神也为后世所流传和学习。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