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国学文化

 

  中国文化概括为两个字,就是道和术。老子是道的最高代表之一,孙子是术的最高代表之一。

 

 

  老子做人之道

 

  顺其自然,随缘而安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只是自然,不刻意存在,无目的运转。这种自然,就是自然而然。

  不强求,能知足。如此,内心才会安然,外在才会和谐。

 

  独立思考,做人适度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社会和人往往是这样,越缺什么越标榜什么,那些表面美好的东西,背后的真相可能恰恰相反。所以看人看事千万别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眼光长远,顺逆皆宜

  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切事情放长远了看,都会“不一定”,好的不一定好,坏的不一定坏,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果能看到这点,处顺境就不会得瑟,而有危机意识;处逆境就不会沉沦,努力寻求转机。于是不利就能降到最低,有利就能保持最久,这就是眼光长远,顺逆皆宜。

 

  懂得柔弱,和光同尘

  老子主张“不敢为天下先”,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

  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孙子做事之术

 

  谋事在人,深谋远虑

  《孙子兵法·计篇》:“多算胜,少算不胜。”

  谋事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都始终坚信自己是命运的主人,才会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果断决策,抓住时机

  《孙子兵法·势篇》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拥有睿智的头脑不如拥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如果一个人原本做了决定,但在听到自己朋友的反对意见时犹豫动摇、举棋不定,那么他很可能一事无成。

 

  快速制胜,先发制人

  《孙子兵法·作战篇》:“兵贵速,不贵久。”

  想要比别人快一步,就必须先于别人一步,先于别人一分。只有做到了先于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于摔倒。

 

  审时度势,攻守兼备

  《孙子兵法·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能胜则攻,不能胜则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军事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战胜敌人的基本条件之一。其实,人生也是这样,不利的作战环境相当于人生的逆境,相当于人生出现的危机。要想克服这些困难,就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懂得化危机为转机,学会以退为进的生存之法。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