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觅知音
编辑:冯宇 / 2016-09-27
说到要好的朋友,你会怎么描述?闺蜜?发小?还是兄弟?如果只这么说,就太大众了不是吗?
说到好听的音乐,你又会怎么描述?该不会只会讲“好听”“悦耳”之类的词语吧?
其实在中国古代,一个成语就可以诠释人与人之间最真的友谊。今天,文文就给您讲讲知音的故事——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来赴子期的约,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这样的友谊让我们羡慕,也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古人情感的真挚和浓烈,学习一个成语,了解一个时代,体会一种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