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遗产文化 > 遗产保护

它是火与壶的相遇,是人与壶的相知,是茶与壶的相守,它就是第一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紫砂壶。

 

在一代代紫砂艺人的创作与传承中,紫砂壶融合时代的元素,不断与时俱进,发展成为全民的生活艺术。

 

 

紫砂壶的制作已不再是非遗传承人的“独家秘笈”,普通大众完全也可以上手体验。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的紫泽轩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由研究员级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俊打造,游客可以在此学习并亲自体验制作紫砂。

 

“潮音迎旭”紫砂壶,碧波万顷红日升

 

 

非遗传承人高俊专门为青岛西海岸新区设计了西海岸外事活动伴手礼——“潮音迎旭”紫砂壶。整把壶器型凝重,气韵天成,貌似浑圆却处处透着雄浑稳健,每个部位都有其特殊涵义。

 

 

壶钮用福寿灵芝,再现了始皇帝指派徐福东渡,期盼长生的美好追求,并辅以灵山岛、齐长城等新区元素;壶把用虚实相接的蜿蜒曲线构成两条握在一起的手型线条,寓意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陆统筹发展;壶嘴用卷起的胶片形状,寓意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之都”的国际名片;整个壶型如一轮红日,点睛之笔秀出迤逦的浪花;整把壶仿似一轮红日从碧波万顷的海洋中冉冉升起,寓意青岛西海岸新区如初升之朝阳,生机勃发,活力无限。

 

理论实践两手抓,心手同触紫砂陶

 

 

高俊说,“紫砂文化历史久远,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魂宝。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还由于历史上文人墨客的参入,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更赋有文化气息。”

 

 

他还介绍道,学习陶艺并不难,先学习好操作理论,然后一步步做。体验中心准备了课程PPT,会仔细讲解先后制作顺序,然后按照步骤将打底、围身筒、制筒身、篦身筒、刮碎泥等细细传授。紫砂技艺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游客学生感知生活中美的意识。

 

体验研学旅游一体化,沿“一带一路”走出国门

 

 

紫泽轩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主要开展紫砂文化体验教学、国际文化交流、亲子互动体验、研学旅游、非遗项目体验及非遗文化展示,辅之以相关的配套茶饮,文创产品及旅游纪念品开发销售。

 

据悉,目前该中心设有6项非遗体验项目和6项非遗展示项目,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现已和意大利文化协会达成合作,引进最优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让中国非遗沿“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真正让游客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