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在各国文化交流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中华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在文化世界中展现出特有的活力。今天,文文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无极剪纸。
无极剪纸始于明末清初,造型丰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其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也是第一批通过的河北省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河北省无极县的牛世民,则在传承和弘扬无极剪纸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小,牛世民便痴迷于姥姥家满屋子墙壁上的剪纸,那栩栩如生的形象,惟妙惟肖的刻画,让牛世民想要成为剪纸高手的想法在心底生根发芽。无论是不辞辛苦跑去五里地之外的小姨家学习剪纸,还是师从杨素苗老师为从事剪纸艺术打下深厚基础,牛世民的努力和执着让一张张纸片变得精彩而又鲜活。
对剪纸艺术的痴迷,让牛世民不仅仅满足于纸片上的创作。2006年秋天,老家柿子树上飘落的一片被虫蛀的叶子,让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把传统的剪纸艺术应用到这小小的叶子上呢?可刚开始,牛世民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叶子干枯之后特别脆,根本没有办法剪。但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和周围人的鼓励,经过反复试验,化学无害处理过的叶子最终在牛世民手下焕发出无限的光芒。他更是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将叶子上虫蛀的圆洞与自己的艺术想法相结合,最终创造出许多丰富的形象,牛世民也被业界誉为“叶剪剪纸大师”。
不仅仅是叶剪,还有“革剪”“羽剪”“布剪”等利用多种材料的剪纸艺术,牛世民在继承传统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许多新思路,传统文化也变得与时俱进。
在多次参加国家、省和市级的民间艺术博览会的经历中,牛世民凭借自己高超的剪纸技艺,获得了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的充分肯定,2007年他被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被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极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之称,他的20米巨幅作品《河北古韵》也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可牛世民在弘扬这项传统文化上并没有就此止步,在代表河北省石家庄市参加“一带一路”行走文化教育主题的外宣活动时,他的高超技艺在俄罗斯引起外国友人的极大兴趣。不仅如此,他的作品《赵州桥》被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永久收藏,美国、加拿大、韩国等海外友人也收藏了他的多幅作品。
当谈到传承这项古老却又丰富的文化时,牛世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方面,我想继续开发新品种;另一方面,我想多培养一些新人,将无极剪纸的技艺传承下去。让这朵民间艺术之花能更加长久,也为乡亲们提供一条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