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这个时候,小孩们都眼巴巴盼着新年的到来。此时神州大地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的喜庆气氛已慢慢升腾。离春节不远的腊八是人们偏爱的一个节日。寺院每年大行施粥,人们排着长队领到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也算是讨了一份福气,粥中的滋味更是羡煞旁人,或是家中早起熬粥,放上喜爱的干果五谷,同样美味难挡。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积载着中华千年的文明,如美酒的发酵般愈发醇厚。在这千年历史中的中国,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化、沧海桑田。但你手中这碗粥的味道,却可穿越千年而不变。它如水般柔和,如空气般无声,联系起千家万户,又落于人们的日常起居之中。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腊八节是一天早上起来,妈妈笑着告诉你,今天是腊八节,要喝腊八粥。于是,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一碗有红有黑,混合着各种五谷的粥。这粥里放的是什么豆,它是碗什么粥你并不在乎,重要的是它香甜美味。在多年以后,当你回忆起来,才发现那是童年特有的味道,那里有母亲的微笑和爱。
孩子们盼过年,当然首先是对春节美食的期盼。腊八熬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粥,你看——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除了腊月二十三扫房子看似与吃不大相关,基本上,是要拉开架势从腊八吃到年三十和正月里了。从腊八节开始,打豆腐、杀年猪、宰公鸡、打冻儿、炸丸子、蒸包子馒头……置办各种年货,这年味儿,可就逐渐浓了。
也许你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在家过腊八,喝妈妈熬的腊八粥了。但是腊八一过,离春节就越来越近了。此刻,你是否正在回味妈妈熬的腊八粥味道,是否正在想家?赶紧给爸妈打个电话吧,告诉他们你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