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大家 > 文化名人

 

 

 

 
 
 
 

 

我从这里走过作者:国华 朗读:海燕

 

我从这里走过,

那是七十年代初,

南方的村落。

 

村头的那口老井,

檐下的那堆草垛,

门前的那丛啬薇,

门后的扁担纤索,

墙角的那把锄头,

灶上的那支铁锅,

梁上的那盏油灯,

床头的主席著作。

 

晨起插秧、午后劈柴,

傍晚收割。

夜凉如水、挑灯做饭,

满屋烟火。

 

滚一身泥巴,

炼一颗红心。

是那个时代的青春中国。

 

我从这里走过,

两年的秋收春播。

 

我从这里走过,

两年的肩挑背驮。

 

我从这里走过,

两年的知青生活,

壮我体魄。

 

我从这里走过,

两年的农村经历,

一生收获。

 

今天啊!

我又从这里走过,

走过东部的渔村,

走过西域的地窝,

走过南方的山乡,

走过北国的部落,

祖国啊!

在你幅员辽阔的大地上

我行走的步履纵横交错

 

蓦然间,我才发觉:

山还是那座山,

但今天的农村,

已是别样颜色。

 

沟还是那道沟,

但水源已经断流干涸

村民依在。

只有老叟和妇女小哥,

天空依在,

只是雾霾笼罩空气污浊。

 

我知道历史的进步,

总会伴着苦难不忍诉说;

当城市一天天长大,

乡村却一天天萎缩,

当城镇化的战车隆隆驶过,

乡村已经日渐衰落。

农业农村农民,

难道只是历史的符号?

与经过,

現代化的强国,

三农不振只是梦中南柯?

 

当我们走进新时代,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山水田园,

将合奏出动人的乡村之歌。

绿水青山,

将描绘出农村的美好生活。

 

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或许就是,

今天对昨天的补课。

 

我从这里走过,

牢记人民的嘱托,

不忘来时路,

或许就是当年共产党对历史的承诺。

 

我从这里走过,

为了脚下的每寸土,

为了头上的每片天,

或许就是为了明天,

花样的中国!

 

      2018.7.6.北京六里屯

 

 

作者:王国华

 

男、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人生轨迹沿着知青、军营、工厂、党校、团委、市(州)政府、省委机关、国家部委前行,不敢浮夸“芝麻开花”,实则是一路风尘,冷暖自知!不敢妄称“著述颇丰”,实则是有感而发,记录而己!現就职于巜经济》中国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

 

 

 

朗读者:吴海燕

国家一级播音员、配音导演、武汉市十大阅读推广人、江城朗读者创始人。

 

导演配音过上千部作品,荣获过国家动漫精品奖”“金猴奖”“金鹰奖等国家级奖项,主办了全国高校大学生声优大赛。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