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遗产文化 > 遗产故事

炎炎夏日,位于舟山定海中大街的非遗传承基地成为当地居民避暑纳凉、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入夏以来,这个有着160多个座位的小剧场,场场爆满。

 

 

8月18日中午过后,一批老观众就纷至沓来。今天演出的翁洲走书节目叫《江南八侠》,剧场负责人洪海兵还请来了宁波走书高手客串。不仅如此,今天的剧场空前热闹,舟山几位非遗传承人侯亚飞、黄素芬、王如玉都来了,还有他们的徒弟张晶晶、徐美清、王文雅、潘雪琳等也参加到这场演出之中。

 

演出开始,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在场的观众叫好不断。600多平方米的剧场也早已座无虚席,甚至不得不在旁边加座来满足观众的热情。

 

 

剧场负责人洪海兵介绍说,这个剧场每天有戏,都是翁洲走书、木偶戏等省级非遗节目,适合老年人的胃口。“这也就是文化养老的模式。”洪海兵如是说。

 

“文化养老,老有所乐”。说一句简单,但实施起来不容易。近6年来,洪海兵已投入了300多万元资金用于装修场地,搭设表演舞台,配备灯光、音响等电子设备。洪海兵的这一举措也得到了省市区三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舟山市慈善总会的重视和支持。但即使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洪海兵仍然面临着高额运行费用的压力,资金困难时他不得不贷款甚至高利贷来周转整个项目。

 

 

问起他为何坚持文化养老,他说,“舟山建设海洋文化名城需要非遗,舟山老百姓喜欢非遗节目。”他希望全社会都能关心这项事业,为舟山的子孙后代留一些文化遗产。“舟山如果没有翁洲走书、木偶戏、舟山锣鼓之类的特色文化遗产,那还有乡愁吗?”洪海兵对舟山的文化传承展示出了异于常人的执着。

 

 

说起洪海兵的做法,从事翁洲走书已有近50年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黄素芬对此也颇有感慨:“如果没有这个场地,一些老年人不知到哪里去,舟山的非遗事业很可能夭折。”

 

黄素芬还强调说,相比舟山,邻近的宁波地区在扶持非遗文艺节目方面力度就比较大。免费的场地、对非遗传承人的丰厚补贴都鼓励着当地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的事业。

 

 

她说,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艺节目,所以如果年轻人跟不上来,那不但是愧对了前辈的辛苦传承,更是愧对了观众的殷殷期待。所以这几年,黄素芬也以洪海兵的场地为阵地,抓紧时间培养学徒。现在,至少已有三个后起之秀在跟她学走书,而且已经学有所成,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可。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