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朗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东南面,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超过3000人的小村落。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静静地矗立着一座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牛过蓢古村。
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部分村民都姓麦,这个古树环绕、古屋成群的古村便改称为“麦屋”。慈善家麦日桃便是这片土地的“麦家人”最为传奇的代表。
麦日桃,字景熙,别字松生,是清末民初时期慈善家,曾任驻港东莞阖邑总商会总理事兼司库。15岁时,麦日桃随乡人赴香港时遭遇海浪沦落荒岛,但他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存活了下来,并被商船救起。大难不死的他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并常行善事、帮贫扶困。在看到家乡有灾难时,麦日桃会毫不犹豫发起赈济,同时利用自己的能力修堤架桥、建设家乡。
为了更好地传承并宣扬麦日桃这种回报社会、乐于助人的精神,在超朗村广东东莞茶山镇超朗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
编皮影戏——吸引小朋友学习乡贤精神
社区工作人员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的形式,手工自制了大量人物道具,并自编自创了24个场景内容来讲述乡贤麦日桃的传奇故事。
这种富有地区特色的创新行为受到了村里小朋友们的极大追捧。在看皮影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不但学习到了麦日桃的精神,也对村里的其他文化有了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不少小朋友还表示自己长大后也要像麦日桃一样,尽力帮助别人。
在观看完麦日桃的故事后,小朋友们还对皮影戏的道具产生了兴趣。社工则利用这个机会教他们如何操控皮影,进行即兴表演。
创作绘本——以流行读物传授乡贤文化
除了通过“皮影戏”展示,超朗村的社工还将麦日桃的事迹编成绘本故事,让孩子们多渠道了解和学习麦日桃。“我们希望用一种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传授文化,而不只局限于文绉绉的文字。”社工姚琦曼如是说。
《麦日桃》绘本手稿封面
据了解,为了对当初的情况进行高度真实的还原,社工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这本以麦日桃为核心人物的手工绘本读物才正式“出炉”。“麦日桃的绘本故事只有超朗才有,这是独一无二的一本绘本。”姚琦曼自豪地说。
“皮影戏和绘本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本村乡贤的故事,能更好地传承发展繁荣乡村文化,满足我们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超朗村党工委委员麦惠棠表示。
未来,超朗村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进一步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服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不断延续超朗文化血脉,弘扬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提升村民文明程度与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