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着这样一句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走过五十之年的王国维,对于自己短暂的一生,到底有着何种认识呢?
·第一境界
《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第二境界
《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蝶恋花》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 莺莺燕燕飞来飞去,欢欣鼓舞,是因为他们从不“思量”的缘故,世间之人之所以有迟暮之感,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是被“思量”所误呀!
《点绛唇》
厚地高天,侧身颇觉平生左,小斋如舸,自许回旋可。
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乾坤大,霜林独坐,红叶纷纷堕。
✎ “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小斋如舸,自身能够回旋即可。聊复浮生,又得此片刻自由。天地之大,独坐霜林,红叶飘落,颇有境界。
《浣溪沙》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哪能白首下书帷。
✎ 人生在世,再也没有一件事会比拥有一副好身体来得更重要了,所以人的一生,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少年时代。身手好,代表身体健康强壮,比什么都珍贵;少年时代,应该及时努力,不要辜负这难得的好身手。
《临江仙》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 美好的春光何处去了,又是萧萧秋声。回头看,宫阙峥嵘,可是迷蒙的烟雾漂浮,红墙在雾中犹未分明。唯有夕阳残晖,还恋恋不舍地照在宝塔的最高层上。
《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飘零,悲也飘零,都作连江点点萍。
✎ 人的一生只不过如风中的飘絮,沉沉浮浮,进进退退,闻达或是无名,得志抑或失落,又有什么区别呢?到头来还不是如柳絮浮萍一般消逝在历史的烟河之中吗?
《玉楼春》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金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 静安先生这阙《玉楼春》写得有点俏皮,但是俏皮之中隐藏着悲凉与惨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流逝,人无再少年。
《虞美人》
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 “娇羞之态”是姗姗少女的特权,也是豆蔻年华的自由情态,以前有,而今只剩下“双眉聚”,念念不忘“那回花下一低头”,往深一层,是对“真理之美”的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