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玉文化
编辑:武瑞芳 / 2017-06-11
作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一的玉文化,自古以来都为人们所推崇,所赞扬。 自古代起,玉因其自身的外观,材质等特质也被赋予了除了观赏性以外的象征性意义,与生活息息相关。
以美玉描写美貌
《洛阳女儿行》
唐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以美玉描述美景
《菩萨蛮送秦主簿赴宿迁二首》
元 刘敏中
绣江江水清如玉,梅花香满清江曲。
风味此中论,可怜惟有君。
江头春正好,别去君何早。
折得一枝梅,送君三百杯。
以美玉描写美德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