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古人为我们留下的那些经过世世代代千锤百炼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岁月的侵蚀而变得日渐消瘦,也就使它们显得弥足珍贵。此时的非遗在古时候是否也堪称一绝呢?一起来看看古人笔头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怎样的吧!
苏绣: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
唐 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 越绫虚说价犹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 红叶枝枝不碍刀。
漆器:
2006年,扬州漆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扬州漆器》
王世襄
钿螺巧点江千里,沙砚精搏卢映之。
今日喜看双美具,维扬丝饰靓新姿。
古琴:
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申请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蜀僧濬弹琴》
唐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桑蚕丝:
中国桑蚕丝织技艺2009年申请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隰桑
[春秋]
诗经·小雅
隰桑有阿, 其叶有难。
既见君子, 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 其叶有沃。
既见君子, 方何不乐!
隰桑有阿, 其叶有幽。
既见君子, 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 遐不谓矣!
中心藏之, 何日忘之?
剪纸:
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日即事》
唐 李商隐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