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感恩:爱在心中口难开
在中国,感恩节时更多的是对长辈表达尊敬和祝福,年轻人往往会在这一天给长辈送上一份表达心意的感恩节礼物。
90后青年小陈说,对于父母亲人和熟悉的朋友,给他们发一条感谢的短信也可以,“要是当着家人朋友的面说一些肉麻的感谢之类的话,似乎又说不出来。”和小陈一样想法的年轻人还不少,他们都说不会在电话、短信里直接表达感恩,比如“我爱您”、“谢谢您为我付出这么多”之类的话语。
30多岁的杨先生说,这么多年来,他只在自己婚礼和30岁生日的酒席上,向父母面对面说过感谢的话。他说,把感恩的话说给自己最想感恩的人听,算是一件难事。“在单位,和领导、同事经常会说客气话,表达感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父母却说不出口。”杨先生说。
“中国人比较含蓄,好像对父母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反而觉得有些肉麻。”市民李女士说,感恩节到来,她会和平常一样问候父母,让他们多注意身体,但不会向父母说感谢的话,甚至都不会告诉父母哪天是感恩节。“尽量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过得舒心,同时把自己的身体也照顾好,让父母少担心,做好这些才最实在。”
让年轻一代学会珍惜和感恩很重要
有着多年小学教育经验的老师说,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珍惜和感恩。目前,中国教育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不少学生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要想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家长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不要让孩子吃“独食”,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要让孩子不知不觉间意识到父母及其他成人所做的事情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不仅要学会关爱他人、更要懂得回报。
进行感恩教育,必须将它与爱心教育、礼貌教育结合起来,三者水乳交融,缺一不可。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说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因此,家长的身体力行胜过一切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人的生日及父亲节、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