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下午,“中国特色小镇研究院周年座谈会”在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举行。
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王国华主持了本次会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中国低碳产业委员会主任黄克雨、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副会长、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局局长王国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农工部部长王建军、国务院扶贫办规划司巡视员任铁民、中国老龄协会巡视员阎青春、华夏智库研究院院长赵林如、老故事频道《文化中国》栏目总制片人孙千雅等20多位研究院特聘专家顾问与合作伙伴参与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特色小镇研究院院长王国华针对研究院2017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并对2018年工作计划提出要求。2016年的工作部署在17年基本完成,具体成果如下:
1、完成2本中国特色小镇培育指南,2018年1月底完成第三本中国特色小镇培育指南。
2、参与4个会:4.15北京会议,6月西安会议,8月珠海会议、9月北京会议。
3、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
4、发展4个以上的战略合作伙伴。(与15个以上的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已超额完成)
5、在东西南北建立分部,目前正在协调部署中。
稍后王院长表示在原有31位专家顾问的基础上,逐步聘请19位专家顾问,组建更专业的“特色小镇50人论坛”,并现场聘请4名专家顾问。
座谈会上,中国低碳产业委员会主任黄克雨表示,研究院要明确研究的中心内容,明确研究的方向。首先,国家的相关政策研究不可少。其次,发布的127个特色小镇大部分在南方,文旅为重,重复性较强。现今特色小镇处于发热期,全国各地都涌出来做特色小镇,到底做成什么样,需要研究院以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来对特色小镇进行研究。
对于研究而言,一是宣传,通过PPT及视频,加强具有亮点的特色小镇的推广力度,更好地推进特色小镇落地。第二针对已推出的国家级特色小镇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研究它们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第三要行成智库,加强团队建设,针对特色小镇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最后研究院需要达到规划设计,行成产业化运营。黄克雨表示希望通过专家共同谈论,集中智慧,提升小镇发展的质量,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推进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表示,特色小镇的推进,解决就业问题、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创新问题。研究院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从已建设特色小镇中抓亮点,总结分析,进行宣传推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经济日报杂志的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特色小镇进行对接,解决小镇的需求。
中国老龄协会巡视员阎青春表示首先研究院可以与主管特色小镇的相关职能部委紧密协作,从特色小镇规划到建设到推广到经验总结,都可以参与进去,进行跟踪调研、协调建议,从而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在特色小镇的文件起草中,研究院可以参与进去,在调研基础上对特色小镇的实际操作提供建议,起到“参谋”作用。其次研究院可以建立特色小镇标杆试点,提炼出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律和经验。最后研究院研究成果可以给予特色小镇建设管理一定的指导和培训。
国务院扶贫办规划司巡视员任铁民表示,目前城市规划不合理,人员聚集问题、往哪里聚集的问题需要考虑。研究院可以关注“非小镇的小镇”,比如移民搬移、戍边问题等。一方面要学习国外智库的运作方法,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学习“南南合作”事件营销的形式,加大大众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政府。
华夏智库研究院院长赵林如表示和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灵魂,要以人为本,进行特色小镇建设。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教授刘英表示“绿色”是特色小镇发展基金,需要长期考虑,研究院应该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内参,提高决策影响力。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多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要进行国际比较,学习优秀小镇建设的经验。最后,将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城市群的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座谈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