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国学文化

 

 

君子四修:有境界,有肚量,有锋芒,有涵养!

 

01. 有境界,看得远。

 

境界包括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境界越高,看得越远。境界高,就好像一个人站的位置比别人高,自然能看得远!

 

眼界决定境界,眼界是境界的前提。

 

“夜郎自大”,就是因为崇山峻岭阻碍了夜郎国君的视线,不知丛山之外汉之辽阔。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自然而然无法体会到小鸟口渴的滋味。

 

眼界,注定心的格局;格局,框定人生的命运。眼界有多宽,境界有多宽。

 

一个人,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所见识;少见多怪者,常是烦恼的制造者。见得多,问题看得透,心结打得开,遇事善体谅,情绪能释放。

 

 

 

02. 有肚量,看得清。

 

古人说:肚量如同藏金库,量大福大不可量;天包万象天宽大,地藏万物地无疆。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

 

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有容有福,有大肚量就有大福气。多一份宽容就会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幸福。

 

 

 

03. 有锋芒,看得穿。

 

锋芒毕露,不好;锋芒全无,也不好。人总得有一点锋芒,一个人脾气太好,不懂拒绝,怎么都行,别人就不会把他当回事。

 

有时候帮人,善良固然是美德,但切勿无原则无底线,善良要有底线,大方也要有原则。

 

真正的善良不是有求必应,不是一股脑儿的帮忙,不是迁就,应该是睿智的,是适度的。

 

善良如果不加以选择和辨别地进行,只能成为人的弱点,很多时候要先学会保护好自己。

 

孔子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有时候,我们得收收自己的同情心,面对有些恶,不应轻易就挥霍我们的善良。

 

 

04. 有涵养,看得淡。

 

古人云:“涵养功夫深,君子贵自持。”

 

一个人有涵养的主要表现是有自持的能力,会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会被焦虑和逆境、不适与差错所激怒,更不会迁怒于他人,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涵养是生活在心灵里的沉淀,也是精神自我修炼的成果。

 

只有凡事看得淡,才能自持、有度,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

 

  • 看得淡,就不会强求别人理解,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不必为五斗米而折腰。

 

  • 看得淡,有所为,有所不为,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 看得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不随意苛求别人,不盲目要求自己,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容待别人,严以律自己,上天很公平,我们得到的永远都和失去的一样多。

 

得到的,未必开心,失去的,未必是祸,看淡是幸,看开是福。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