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国学文化

 

竹,笔直、挺拔、青葱翠绿,

象征着高雅、坚韧、

虚心、有节等品格。

 

 

 

万物皆是法,但至净至秽,则是禅的显处。竹和莲有相似特质,难以受外物污染,属于至净之物。

 

竹,花之隐逸者也,自古陋室必隐于竹侧,窸窣的竹叶,沁人心脾的馨香,总能让高雅之士驻足流连。

 

 

 

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古今庭园几乎园园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香满院。

 

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竹的天性能让我们在这喧闹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然安静的生活空间。

 

 

竹灯历史悠久,以前是单纯地用竹子做成简单的灯具,如今,融入了中式风格的古典元素,成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创意产物,不仅在设计上体现了浓郁的东方美学与文化底蕴,而且充满时尚气息。

 

其实竹编织物早在900多年前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已经频繁出现,从竹墙到竹窗帘,竹遮阳伞,还有屋内数不胜数的竹器物,竹斗笠,竹篮等等,一种织物,是如何能够广泛而又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生活之中,普通到不被人在意,有如空气一般。

 

 

从浙江余姚姆渡遗址考察中发现,我们的先人早在7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早期,就有了竹编席子技术,更神奇的是,当时采用二经二纬的“二纹”编织法。

 

使用这种编织法制作的竹席和现在的竹席长得一模一样,后来在浙江吴兴山漾遗址出土的许多竹篓、簸箕等数百件竹器实物都与现在使用的器物编法也几乎一样。

 

 

 

将竹做成竹灯,即便一根根厚薄均匀的竹丝裸露在外,却依然有着普通灯具无法超越的美,因为它美的自然、淳朴、诗意,令人心旷神怡!

 

通透的竹丝,加上竹本身的生理结构特质,所以具备天然的透光性,也正因如此,自古以来素有“薄如纸,明如玉,平如水,柔如帛”的美誉。再通过师傅巧夺天工般的编织,便成了一款别具风格的竹灯,透光柔和、淡雅温馨。

 

 

​不管你是向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安宁也好,“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也罢。夜幕降临,就让一盏竹灯,让你暂时忘却喧闹的城市生活,舒缓浮躁的心情,点亮平淡的生活!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