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别离时。
世上别离那么多,为何毕业之时最有情怀?最为感伤彷徨?
因为很多人往往在毕业前是少年,毕业后就成了老年。
论少年感
当下,很多佛系少年都认为自己有一颗古老的灵魂,内心住着一个苍老的小孩,尤其在经历家庭生活中的狂风暴雨后。有的人被海浪冲上岸,有的人却被拍在沙滩上,动弹不得。明明应是鲜衣怒马的年龄,却如同年迈的老妪般,行尸走肉地生活,丧失了应有的少年感。
-
什么是少年感呢?
有人说,少年感是一种干净,带点儿理想主义,带点儿中二,轻微的幼稚和呆萌。不能咸湿、不能油腻、不能算计、不能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可以有淡淡的烟味,但是不能有烟火气。可以一笑起来满脸都是皱纹,但不能笑里藏刀。
少年感,重要的在于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和你把衬衣漂得多白、胡子刮得多干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维持近似青春期的瘦骨嶙峋没有任何关系,它来自灵魂深处、骨骼和不会变冷的血,固执天真,不被市井荼毒。
有位文友说:
那天去看了《大圣归来》,我旁边有个小孩儿问他妈妈: “这个不是动画片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大人来看?”他妈妈回答道: “因为他们一直在等大圣归来啊,等啊等啊,就长大了。”
多少人25岁就死了,但直到75岁才埋。社会是个大染缸,有的人沉沦其中,有的人却未被吞噬。多少年后,当我们回忆如昨,心里满满都是当年那些纯粹的人和纯粹的事。
还记得那年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你说少年明媚如昨,怎知年少时光如梦。
-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越少年
无论经历怎样的沧桑,我们都要保持满满的少年感。让自己像少年时般,以乐而乐,怀满激情迎向世界。
少年感并不专属于少年,也不等同于不老容颜。不管你是18还是36、72,只要活出自己,就永远是少年。
愿君此去前程似锦, 过尽千帆仍为少年。
论友情
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风吹花落泪如雨,因为不想分离;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如果再相遇,我想我会记得你。
——李玉刚《刚好遇见你》
毕业时,你都和兄弟姐妹们好好道别了吗?
一位网友说:
“毕业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宿舍的6个人默默喝了20多瓶啤酒。第二天起床,谁也没叫谁,谁先起来先静静离开。我闭着眼听着他们5个人全部走了,默默起床收拾卫生,打扫最后一次宿舍。下楼梯交钥匙给阿姨的时候流眼泪了。”
记得张学友的《秋意浓》吗?
“只因人在风中,聚散不由你我。”
另一个网友说:
“06年本科毕业,中午会餐,和人喝了一瓶白酒,而后稀里糊涂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发现室友已走了大半,床头的手机响个不停,接通之后好兄弟边哭边骂“老子都上火车了,老子再也看不到你了”霎时,泪如雨下,也许因为酒太多,鼻血也流个不停,平生第一次,感觉到心揪着痛,那种滋味一辈子也忘不了。”
有人说:年龄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兄弟越来越少。
是不是不知何时你就发现,你和XXX的关系,什么时候起,早就已经从“你有个特好的哥们,沦落到了你以前有个同学”?
有朝一日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说话的傻样跟你真像啊,那一刻想要打电话告诉你,却发现,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后悔无期》里有一段,周沫说:“记得啊,要是以后你们还混得不好,可以来找我。”胡生说:“混得不好就不能来找?”周沫说:“混得好,你们就不会来找我了。”
作家初小轨在面对离别时写道:
有些朋友,不知不觉就疏远了,可能我们连原因都不知道。
就像我们年少时对某个人,一念起心生欢喜,一念起又嗤之以鼻。
两个人,在一起舒服就在一起,觉得不爽就痛痛快快谢过对方温情款款长别离。
很小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人走茶凉,也有内心强大的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随他去吧。但是每个出现在我们生活轨迹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有人教会你别把过去看得太重,有人告诉你无论你做了怎样的决定他都懂。
没必要对物是人非耿耿于怀,也没必要分开了就恶语相向诽谤中伤。
一句“你变了”,伤人又伤己。路太长,人在换,我们就是要变,变好,或变坏,都是一个人活着的常态。
这辈子,相遇一场,只要各自安好,联系不联系都不重要。所以,这一路,很感谢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离开。
结语
高考结束、大学毕业,无数大大小小的别离,我们都做了不同的选择,拜别了不同的人,走向了不同的路。有的人选择了继续学习,有的人选择了背上行囊,踏上了征服冰川荒漠的旅程。
人生没有如果,谁也说不准哪条路是最好走的,不是吗? 无论爱情、友情、学业、事业等,都有相汇之处。 所以,我的朋友,无论你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请好好地走。一路过去,风景总有好有坏,好的时候请好好欣赏,坏的时候也请从容地走。遇到许多各式各样的人与事,权当它们丰富了你的人生吧。
昨天的你,是否想起昨天的未来如现在?继续走吧,继续走向期待中的未知旅行。走到即使路上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最后,一首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送给所有毕业学子和别离人士。世界上有一千种期待,最好的一种叫来日可期。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
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
并未引起太大的改变。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在
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
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
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将轻轻叹息,叙述这一切
许多许多年以后: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
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愿悉君,诸事安康; 愿睹君,风华正茂; 愿闻君,得偿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