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遗产文化 > 遗产保护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大多数人眼里,桂林就是山美、水美、风景美的代名词,但殊不知在桂林还有着另外一张文化名片——那就是甑皮岩遗址。

 

 

       甑皮岩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西南麓,约距今12000年至7000年。它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是华南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万年前,这里也是桂林先人生活的大本营。

 

       甑皮岩位于桂林独山的西南部,是独山脚下四个溶洞中最大的一个。因其外形酷似当地居民做饭用的甑锅盖子,所以得名甑皮岩。

 

 

       根据考古发现,在甑皮岩遗址处发现了多达30多具史前先民的遗骸,其中有18具是完好保存的。经过了专家对于考古发现的遗骸进行复原,一个35到40岁的女性模样被复原了出来。面部基本特征为圆脸,小眼,阔鼻,厚唇。而复原出来的男性头像除了与女性接近的脸部特征以外,看起来更加壮实,勇敢。

 

 

 

       由于在考古时对甑皮岩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很多的陶器、骨器,石器、蚌器、角器等文化遗物和大量的动植物遗存。而其中最为显著的当为甑皮岩遗址的制陶技术,它堪称是中国制陶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同样是从考古发现而知,陶器的发明是由于原始人类为了方便便煮食五谷杂粮。但特殊的是在甑皮岩的多次考古中并没有发现过哪怕一粒稻谷的遗存,所以,甑皮岩陶器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直至考古学家们从甑皮岩洞穴遗址里发现随着原始的陶器共同出土的大量螺蛳壳,才明白了甑皮岩陶器的发明是为了方便先民们吃壳类食物。因为遗址紧挨着河流,因此,螺蚌等贝类成了先人们除狩猎外主要的食物之一,所以当然需要有容器来盛放了。

 

 

       总而言之,甑皮岩文化代表了距今12000-7000年间的古人类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一种最佳的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反映了甑皮岩先民杰出的创造力和和聪明才智,而且也诉说着早期先民们所实现的文化成就。它为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奠基,从而成为了历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