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是百里杜鹃苗族祭祀活动—神鼓节。当天,苗族同胞穿着节日盛装,吹着芦笙跳起芦笙舞,隆重举行神鼓节祭祀活动。
“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传说,人类的妈妈“妹榜妹留”是从枫树的树心里生出来的,他们死后还要回到枫树里去,祖宗的老家在树心里,木鼓就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后来祭祖,“祭祖”喊成了“祭鼓”,沿袭到现在祭鼓就是祭祖。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人把鼓尊为自己的神,希望先人都能成神,于是将祭鼓节过成了神鼓节。
百里杜鹃神鼓节的祭祀流程主要有请祖、大迁徙、祭鼓、送祖四个流程。首先是请祖,通过祭师献酒、开坛迎祖、鼓乐齐鸣、护送祖先四个环节,完成请祖仪式。据苗族先民介绍,百里杜鹃苗族同胞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百里杜鹃的苗族祖先住高处、离天近的地方,在高处呼唤祖先保佑苗族子孙世代平安。
接着是大迁徙,大迁徙队伍按大鼓—高香—祭师—贡品—弓弩—牛角—盛装—特大芦笙—小芦笙—猎网—梭镖的顺序,从西门游客中心停车场——支路一——繁华路——支路五——五号次干道——支路六——最后到达百里杜鹃二中,在百里杜鹃二中通过祭师开祭、上贡供品、护祖、宣读祭文、奏欢送曲举行祭鼓仪式,祈求先人庇佑苗家人丁昌盛,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神鼓节在当地民众心里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苗 族 祭 师 杨 家 训
通过这个活动,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同时也传承民族的一些文化。
据悉,神鼓节当天,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祭鼓节一般是六(七)年一小祭,十二年(十三年)一大祭。苗族同胞认为祖先的灵魂寄居中在木鼓里,祭鼓就是敲击木鼓召唤祖先的灵魂来享用儿孙的供品。
白 族 赵 智 慧
端午节是我们地方苗族的神鼓节,我虽然不是苗族,我是白族,但是很幸运能和苗族同胞一起过这个快乐的端午节,……内心很激动...希望明年我们有更多的游客像我一样,和苗族同胞过比今年幸福的端午节。
为挖掘和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百里杜鹃将苗族最古老、神秘、传统的祭祀元素保留,且将之打造成祭祀活动,使前来百里杜鹃的游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百里杜鹃少数民族文化,全方位领略苗族风情,充分展示百里杜鹃的灿烂民族文化,以及今日百里杜鹃的时代风采和独特魅力。
彝 族 黄 女 士
现在百里杜鹃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彝族有火把节,苗族花坡节,神鼓节,很多很多,希望大家,外地的当地的,都来看一下,真的很不错,希望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家都融合。
游 客
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神鼓大典,这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欢乐的节日,对我来说深受感动。
神鼓节体现了苗家儿女真挚感恩善良,也表达了苗家儿女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民族繁荣共存的美好意愿。神鼓节凝聚了苗族文化发展历程中最珍贵、最具特点文化精华,百里杜鹃管理区将苗族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在端午节之际举办百里杜鹃神鼓节,将之打造成百里杜鹃民俗旅游的一张金字名片,既保护了苗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也充分展示了百里杜鹃独特的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