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地方文化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在中国人眼里,过完元宵才算过完春节。

 

 

  佛教说

  在佛教传说中,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为弘扬佛法,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

 

  火把节

  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三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