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聚焦 > 文化交流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这首名为《中国话》的流行歌曲,曾经传遍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全球汉语热的流行,早就初现端倪,但是谁能想到,埃及人民也操着浓重的鼻音开始学习中文了。

 

在埃及,汉语热在导游和汗哈利利市场(全中东最大的手工品市场)的小贩们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大多数小贩都学会了用中文打招呼,有的导游更是不住称叹中文的神奇,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具有雕塑般的美感。

 

 

学中文不仅是埃及人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对埃及的华人华侨来说,子女的中文教育也是他们的燃眉之急。于是,2018年5月,埃及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汉语课堂”应运而生,解决了埃及华人华侨子女学习汉语的老大难问题。

 

 

举办汉语课堂的目的是为了教会这些孩子熟练使用母语,保持与祖国的紧密联系,系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以及拓展未来发展机会。优质的师资、高效的教育模式、经典的授课材料为这一切奠定了基础。

 

 

在多方的协商与沟通下,汉语课堂还得到了中国驻埃及使馆教育处和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开大孔院”)的鼎力支持。2019年1月10日,学联正式与开大孔院签约,双方掀开了合作办学的新篇章。

 

开罗大学的孔子学院是埃及乃至整个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也是埃及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随着合作的展开,学联汉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升级,不仅讲授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指定教科书,而且还辅以国学、中华武术、广播体操等教学设置。

 

 

这些稚嫩的孩子,现在还是祖国的花朵,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埃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在埃及学习汉语的他们,未来一定会成为中埃合作交流的使者,为中埃合作写下浓墨重彩的灿烂华章。

 

部分文字来源:埃及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