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歌剧院《图兰朵》剧照。
大红的宫门、洁白的汉白玉、金黄的琉璃瓦,这些纯正的中国元素装饰起坐落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与著名的圣天使堡之间的罗马协和剧院的舞台。10月1日,由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率领的中央歌剧院给意大利观众带来了歌剧《图兰朵》。中国人演中国的故事,配以意大利纯正的歌剧艺术,以及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经典的作品——《图兰朵》,让意大利观众如醉如痴。当全剧的最后一个音符尚未出现时,现场已经满是观众如潮的掌声、欢呼声。
成果丰硕的罗马之行
中央歌剧院此次赴意大利罗马上演意大利歌剧《图兰朵》,是用世界主流艺术歌剧的经典作品与歌剧故乡的观众对话,这掌声中不仅蕴含着歌剧家乡人对中央歌剧院演绎水平的肯定,更包含了对中国歌剧事业的赞美。站在舞台上谢幕的200多位中国艺术家的心情在此时此刻是那样的激动,作为中国歌剧艺术的使者,他们在恰逢中国国庆日赴意大利的商演中能够代表国家呈现艺术形象,获得歌剧发源地观众如此的肯定,是对每个从事歌剧艺术的人的最高奖励。
能容纳1600个座位的罗马协和剧院座无虚席,中国驻意大利大使丁伟在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中央歌剧院党委书记嬴枫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丁大使十分高兴,专门走到后台慰问演职员,他和大家说,使馆要写庆功报告给外交部、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对演出的巨大成功给予了报道,新华社以《中国中央歌剧院在意大利首演〈图兰朵〉获成功》为标题进行报道。此外,包括《欧洲时报》在内的国外媒体和意大利主要媒体都对演出进行了报道。
意大利文化部部长顾问冯迪说:“看中国的《图兰朵》,我很好奇,很多意大利剧院也在演《图兰朵》,中国的《图兰朵》布景和服饰非常好,可以看出中国歌剧水平很高。主要演员嗓音非常好,细节处理很到位,让人惊喜。更大的惊喜是来了98%的意大利观众,他们基本坐满了剧场。”意大利宪法法院院长瓜兰塔说:“中央歌剧院将这样一部歌剧带到意大利演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唱得特别好,非常专业。”意大利总统办公室主任里佐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演出,很吸引人,服装、布景、指挥、导演都非常出色。中央歌剧院这次来意大利演出《图兰朵》,是中意友好的见证。音乐是无国界的,不分中国或意大利。”罗马基金会主席埃马努埃尔说:“非常荣幸能迎来这支高水平的歌剧队伍,他们的表演十分出色。这样美妙的音乐、精彩的演唱和完美的乐队指挥,非常难得。”
现年90多岁、上世纪50年代曾和世界著名歌唱家克莱里同台演出歌剧《图兰朵》,并在剧中扮演过柳儿的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蕾娜塔·玛蒂奥丽也来到了演出现场。从她的口型变化可以看出,她始终跟随着女主角的歌唱一再回味着这一角色的精彩唱段。她认为,这次演出的舞台视觉感好,音乐流畅、生动,特别是图兰朵和卡拉夫的扮演者演唱得都非常出色。
此番中央歌剧院在罗马商业演出的成功,不仅收获了掌声和赞誉,还收获了从2013到2015年每年赴欧洲巡演歌剧的邀请。根据邀请,该院将有机会赴罗马、维也纳、布达佩斯和慕尼黑等多个城市进行巡回演出。
世界级水准的歌剧院也引起了意大利音乐家的浓厚兴趣,当他们听闻中央歌剧院正在吸收外籍艺术家时,纷纷给俞峰院长送来他们演奏的CD唱片,提出加盟中央歌剧院的请求。
用世界语汇讲述中国故事
中央歌剧院此次出访意大利进行演出,是应意大利罗马艺术基金会之邀。演出由俞峰亲自执棒,国家一级导演王湖泉执导,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马连庆出任舞美设计。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王威饰演剧中图兰朵、李爽饰演卡拉夫、么红和阮余群饰演柳儿。中央歌剧院以260人的完整编制,首次赴歌剧的发源地演出整部歌剧,可谓是“歌剧回故乡之旅”,不仅是中国艺术家展示在世界主流艺术上发展成就的一次重大演出活动,也是中央歌剧院向世界展现建院60年的发展成果的重要演出。
罗马协和剧院是意大利罗马交响乐团的主场,此次中央歌剧院赴罗马的演出是作为意大利罗马交响乐团2012—2013年音乐季的开幕演出。去年2月,作为著名指挥家,俞峰受邀指挥罗马交响乐团。由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罗马交响乐团邀请他每年到罗马指挥乐团举办音乐会。去年9月,中央歌剧院也将罗马交响乐团的总监弗朗切斯科邀请到中央歌剧院,指挥剧院演出的歌剧《魔笛》。经过双方两年多的频繁接触与了解,最终确认由一部全部由中国人演绎和制作的歌剧作为歌剧故乡意大利的国家级交响乐团音乐季的开幕演出。这在该团的历史上是首次,是对中央歌剧院艺术水平的肯定。
歌剧在艺术领域中堪比体育领域中的径赛,是有着世界共通评判标准的主流艺术门类。俞峰演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用世界主流艺术形式树立中国形象,并显示民族智慧与才能。到歌剧故乡演出整部歌剧的中国院团,必须学会用世界语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人的艺术才能,争取在主流艺术上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对话。就像在奥运会赛场上,在世界主流体育竞技比赛中拼出中国人的精神。”
俞峰兴奋地说:“意大利观众对演出的反应让人喜悦。演出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的歌剧艺术整体实力的提升,表明我们不仅能演好中国原创歌剧,也能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世界经典剧目。”
此次赴意大利演出,观众被大胆创新、极具中国风格的舞美所吸引,也被中国艺术家独具历史感的演绎所感动。俞峰认为,这是我们艺术自信、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他自豪地说,此次中央歌剧院吸引的是意大利主流观众,观众自愿掏钱看中国艺术家演出,中央歌剧院不仅与意大利方面分票房,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演职员工的信心和士气,为剧院下一步的发展占领了又一个新的制高点。他认为,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对剧中中国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民族特点、故事情节、艺术造型等各方面都有更好的把握,体现出更强的说服力。比如,普契尼的音乐中用了20多首中国民歌的元素,我们在音乐风格把握上更准确,在演绎的时候别具特色,回归了它的本源。
讲述中国传奇故事的歌剧《图兰朵》在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手中被创作成了世界歌剧的经典巨著。这部歌剧每年在全世界各大歌剧院频繁上演,堪称是世界上演频率最高的歌剧作品。本次中央歌剧院赴意演出历经两年的准备和积淀,从演员到舞美都经过了精心的训练和准备,而且派专人对剧场进行考察,为剧场量身制作舞台布景,可谓用心良苦。
“应该正视艺术世界语的巨大作用,用世界语汇、用歌剧艺术为中华民族服务,为我们的国家服务。”俞峰说。
辉煌背后的拼搏积累
中央歌剧院在文化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走出去,以中国题材的歌剧展示主流艺术发展成果,特别是带着产生于意大利的歌剧艺术来到罗马演出,不仅能体现出中国歌剧人的文化自信,更是向西方展示歌剧艺术在中国的成就。
今年恰逢中央歌剧院建院60年之际,“以演代庆”成为建院庆典的主旋律。剧院从5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歌剧《白毛女》,到9月份连续上演5部歌剧,10月份将录制3张CD唱片,再加上携《蝴蝶夫人》出访土耳其以及此次出访意大利和12月出访阿尔及利亚,构成了完美的庆典演出体系。如果说歌剧回故乡是对60年辉煌历程的总结,那么年底即将破土动工的中央歌剧院大剧场的开工仪式将揭开剧院发展的新篇章。
歌剧《图兰朵》是中央歌剧院于1989年最早引进到中国的,年底在北京海淀剧院以歌剧音乐会的形式首演。1995年11月16日,中央歌剧院以强大的演出阵容和华丽的舞美第一次在北京世纪剧院完整演出此歌剧。《图兰朵》公演后,产生很大社会影响,成为中央歌剧院的重要保留剧目。1996年、1998年剧院对《图兰朵》进行复排,曾在1996年7月21日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歌剧观摩演出活动中获得唯一的“优秀演出奖”。1998年5月1日,应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之邀,赴台在“台北市音乐季”上公演。2008年10月,中央歌剧院一行191人,应埃及开罗歌剧院之邀,携该剧远赴埃及,由俞峰指挥,在开罗歌剧院连演4场,5000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2009年,作为中央歌剧院国际歌剧季的重点剧目之一,中央歌剧院又与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合作,在国家体育场上演了鸟巢版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两天演出吸引了近10万名观众。2010年3月,中央歌剧院再次与张艺谋合作,将鸟巢版大型景观歌剧《图兰朵》带到了宝岛台湾演出,两天吸引了3万多观众。2010年5月6日至8日,应叙利亚国家歌剧院的邀请,中央歌剧院一行168人,以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为总领队,由俞峰为指挥,携歌剧《图兰朵》赴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连演3场,4000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罗马之行不仅为《图兰朵》的演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更给中央歌剧院60年的庆典写下了灿烂的一章。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个制高点上,中央歌剧院必将在新的征程中创造更多辉煌。
《中国故事·金乡篇》第三集《一座文明亮丽的城市...
19年以来,全镇已有2万...
冬天的九寨沟,由于行人稀少,所有的美景似乎都为你一人所准备,山峦与树木银装素裹,瀑布与湖泊冰清玉洁,蓝色湖面的冰层在日...